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财经要闻
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在濮阳市中原油田成功投产
2022-12-29 08:19:06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在濮阳市中原油田成功投产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党委书记 张庆生:我们将以这个项目为契机,今后五年,中原油田将建成年产能4500吨的中国石化豫北地区“绿氢”供应中心,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减碳水平。

  12月25日,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暨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在濮阳市中原油田成功投产。该项目以“绿电”制“绿氢”,每日可生产1.12吨纯度为99.9995%的“绿氢”。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设备。“它利用纯水作为原料,在电解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安全性,制氢效率更高。”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经理梁建伟说。

  该项目采用的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更是现阶段与风电、光电耦合度最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绿电”固有间歇性、随机性与波动性的特点,而该工艺对电的波动与否没有过多要求,应对电力系统可做到分钟级启动、秒级响应。

  据悉,该项目配套建设年发电量共2500余万千瓦时的3.66兆瓦光伏电站、9兆瓦风电工程,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已同步并网发电,为该项目的投产提供绿色动能。

  “以此项目为契机,我们将围绕氢气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储氢安全及氢能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研究。特别是在推进绿氢商业化生产及应用中,探索并建立起相关标准体系,在绿氢生产上掌握更多‘话语权’。”中原油田油气加工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忠昕说。

  近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氢能作为新能源核心业务来推进发展。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已被纳入中国石化氢能技术重大科技项目课题,是中国石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原油田绿氢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以该项目为起点,中原油田将强力推进新产业“倍速升级”,积极融入郑汴洛濮氢能走廊产业布局,加强消纳市场的开发。预计未来5年内,中原油田将建成年产能4500吨的中国石化豫北地区“绿氢”供应中心,为构建“化石能源+绿色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