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长河村年出口韩国橡子仁300吨 橡子系列产品深受韩国人欢迎
长河村10余平方公里的山坡上,长势最好、结果最多的就是橡子。橡子系列产品,不仅味道清香,而且还有排除体内的重金属的保健作用。我国人民食用橡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前。在亚洲一些国家,特别是韩国人,对橡子及其制品情有独钟。像拌橡子果凉粉、橡子豆腐、橡子冻等等食品,深受韩国人欢迎。
12月13日,在鲁山县背孜乡长河村的文化广场上,七八名妇女正在摊开的大片橡子仁上捡拾一些从脱壳机中“漏网”的带壳橡子,然后二次脱壳。而在另两处河滩地上,成片的橡子仁正在晾晒,场面壮观。
“我们村现有余章全、赵天水、余方敏3家收购大户,一年能收购、加工出300多吨橡子仁,全部出口到韩国。”长河村党支部书记田建生自豪地介绍道。
橡子是野生栗树的果实,每当深秋橡子成熟季节,栗树林下到处都是自然成熟后掉落的橡子,但很多山区落到地下的橡子无人捡拾,造成极大浪费,甚为可惜。
而在长河村周边,这些无人问津的橡子却成了宝贝疙瘩。据余章全介绍,他收购橡子已有20多年,村里三家大户一年能收购700多吨橡子,加工出300多吨橡子仁,近几年出口价格每吨在7500元左右。另外橡子壳也可以当做中药的原材料或者卖给生物质发电厂,售价每吨在450元上下。
据悉,背孜乡及周边乡镇约有500名群众年年在山上捡橡子,一个半月时间内,有些手脚勤快的人一天能收入100来块钱。
余章全介绍,出口到韩国的橡子仁,被当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用来制作凉粉和面条食用,很受欢迎。“我们正在考虑上马加工橡子仁淀粉设备,提高橡子的附加值,把橡子的收购及深加工当作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背孜乡党委书记闫勺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