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热点资讯
去年江西两地水质指数排名下降的原因?两地主官密集调研督导
2023-03-22 12:14:51 | 作者: 李孟玲 杜宇蔚 | 来源: 大江网-信息日报

  为推动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2年全省100个县(市、区)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前十名和后十名名单。在这份排名中,渝水区和新建区排名靠后。去年,有网友在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上反映,渝水区水西镇五星村自来水呈乳白色;渝水区水北镇梅山水库被私人承包用来养鱼导致水质变差。对此,当地政府都给出了正面积极的答复。不过,从网友的反映中不难看出,渝水区去年的水环境治理工作略显欠缺。近期,新余市渝水区、南昌市新建区两地主官多次开展巡河调研活动,这一举措透露出什么信号?两地主官为何要着重强调水环境治理工作?

  江西省上犹县阳明湖。视觉江西 李建平摄

  新建渝水两区水质综合指数排名靠后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战略,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各地主官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质量。

  为推动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2年全省100个县(市、区)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前十名和后十名名单。在这份排名中,渝水区和新建区排名靠后。

  水环境治理事关地区长远发展,是增强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近期,两地主官多次开展巡河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月7日,南昌市委常委、新建区委书记李松殿就乌沙河水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他表示,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污水治理等工程项目同城市规划建设有机结合,狠抓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和老旧雨污管网整治,齐心协力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全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目标。

  近两个月间,渝水区委副书记、区长简华锋接连调研孔目江江口站、廖家江排涝站、袁河罗坊段等多处的巡河工作及污染整治工作。他说,要深刻认识到保护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细致周密做好河长制各项工作,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铜鼓上犹在水环境治理上颇有经验

  与渝水区、新建区两地不同,铜鼓县和上犹县极为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在水利部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中,铜鼓县和上犹县榜上有名,跻身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行列。两地为何会在全年的水质综合指数排名中都名列前茅?这与两地主官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上的积极主动作为不无关系。

  2018年,铜鼓在全省率先出台《铜鼓县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当地先后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建起一套领导挂钩、部门协作、效能督查、对口帮扶的工作机制,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022年7月8日,铜鼓县委书记李勇军调研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在调研时,李勇军说,要全面落实河长制,切实抓好河道治理工作,加强河道管护,努力实现水质与水环境持续改善。

  除此之外,铜鼓县先后开展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百日攻坚”统一行动、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以及在建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专项整治行动等多项专项检查行动,通过摸情况、查问题、促整改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现象发生,以真抓实干的举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除了铜鼓,上犹也在2022年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上犹县域出境断面水和城区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全县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或好于Ⅲ类)为100%,地表水质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2022年1月24日,上犹县委书记余业伟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说,河湖治理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建立生态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水保执法监督,聚焦公路、矿山、城镇开发等重点领域,健全“三横一纵”水保监督网格,进一步提升监督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在碧水攻坚战上,上犹县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聚焦防治重点,坚持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加强乡(镇)主要河流跨界断面考核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专项行动,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长效机制。

  多项防污治理工作的开展,使上犹项目综合指标排名全市前列,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说明,上犹主官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上下足功夫,从源头上守护了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渝水新建主官密集督导 强调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铜鼓县和上犹县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就值得其他县区学习。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事关各地长远发展。近期,新建、渝水两地主官都开展了密集的巡河调研工作。

  众所周知,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月13日,新建区长王成久深入城区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雨污管网施工现场实地调研。

  他说,要抢抓施工建设黄金期,严把质量、安全、环保各个关口,着力补齐藏在城市地下“看不见的短板”,加快构建完善通畅的雨污分流管网体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在王成久看来,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把水资源管理、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执法监管六大河湖长制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着力把新建区河湖治理和管护得更好、更美。

  同样,渝水区主官也采取了相关行动。3月10日,简华锋实地察看了袁河罗坊段的河水流量、水体水质、河道管护及沿岸环境整治等情况。

  他说,要加强对污水管网的排查监管,提高污水收集率。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

  通过两地主官的密集调研,可以看出,两地主官在落实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决心之大,将能打造出水清河畅的生态环境,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

  留言互动

  读者对江西各地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有什么建议,欢迎扫描版面上方二维码留言发表看法。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读懂党报》《政事一周》《强县观察》栏目已受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文素材为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搜索梳理提供,未经报道对象审阅,如有遗漏,相关素材可发至邮箱:88646554@qq.com,或致电13970088875。

编辑:璐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