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热点资讯
安徽省实行“三变”改革村达到1.3万个 带动农村发展新变化
2023-03-18 10:00:35 | 作者: 杨丹丹 | 来源: 农民日报

  目前,安徽省实施“三变”改革的村达到1.3万个,占比80.7%,探索村级联盟、村企联营、双社联动等机制。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的强村占比达到17.5%,新培育产业带头人两万名以上。

  “安徽将进一步强化集体资产、成员和股权三项管理,推动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运营。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多元化、多形式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发挥好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卢仕仁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农业大省安徽始终坚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坚定不移深化农村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强大动能。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的强村占比达到17.5%,新培育产业带头人两万名以上。

  一个人由全村开会表决

  来自老挝的燕子怎么也没想到,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沈桥村全村村民会为自己这样一个嫁到中国来的“洋媳妇”专门开会进行表决。最终村民们同意燕子享受该村村民的同等待遇,她也因此得到了土地征用补偿和集体经济分红。

  原来,2016年燕子与沈桥村村民登记结婚。2018年,村里对集体经济成员进行认定,考虑到燕子虽与村集体无土地承包关系,但已长期在村里生产生活。为保障公平消除隐患,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认定她为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沈桥村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村民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燕子也享受到了每个人30平方米的征迁补助。当年年底,她分到了集体经济增值分红的人均200元。

  精准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推进改革的关键,事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突出成员认定“准”,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上见实效。经规范操作,义安区共认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54451人,发放股权证书83810本,未发生一起因成员身份认定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在集体成员身份界定过程中,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义安区共认定56名外国媳妇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洋媳妇”顺利拿到了股权证,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我们不断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共有1621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省80%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账务分设、事务分离。定期开展集体资产清查,严格核实集体成员身份,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资产清、成员准、管理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

  一口井让农民变股民

  “活这么大,第一次知道俺们村中的一口古井也参与了分红,分到了500元。”姜世庚把红彤彤的分红证展示给记者看,“我家首次分红2220元。坐在家里,轻松拿钱,这让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群众的真心、真情。”姜世庚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村民。2021年1月26日,他和村里其他47户村民一起,迎来了大圩镇的第一次分红。

  直径约80厘米,深约百米……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有井名曰“清泉”。相传此井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史悠久,典故颇多。而今,这口古井又迎来了新的“故事”:作为资源性入股的组成部分,清泉井凭借2万元的估值,给村里带来了源自它的一部分分红款。原来,沈福村将包括清泉井在内的538.97亩闲置的集体土地,入股到安徽省文化投资公司旗下子公司沈福文化创意公司,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打造“福”文化项目,引进“新匠人”“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科技开发”“直播电商”等产业资源,旨在将沈福村打造成一个集“福文化”和“新匠人文化”,集田园风光、村落探访和文化研学为一体的文化创意特色小镇,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沈福村党总支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何锐介绍说,他们正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福文化”项目,把“古井”变成了“福井”。下一步,村里的五座古桥也要参与分红,古井和古桥的分红将用于帮扶有困难的村民,是村里的公益资金。

  2019年以来,安徽累计安排扶持资金34亿元,新建集体经济项目6000个,村均经营性收入由2018年的13.6万元增长到46万元,增速连续4年超过20%。开展集体收益分红的村达到3746个,农民人均现金分红占财产性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一条鱼激活一条产业链

  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下溪村有一条龙溪河穿村而过。溪内鱼虾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斑鱼更是周边闻名。2015年,下溪村明确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一产二产三产联动,以石斑鱼为主导的生态经济村带动群众脱贫的发展思路”,在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石蛙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村委会带头,村民自愿参与,组建了绩溪县板桥头乡龙溪天然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建设带动全村致富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致富新路。

  下溪村依托自然优势,结合村实际,把下溪境内多年管理的6.5公里龙溪河河道作为村集体资源入股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盘活了河道与鱼这种天然的自然资源。目前合作社运营良好,总养殖水面达到5000平方米。同时在基地旁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休闲农家乐,形成了养殖、餐饮、休闲、观光一体化的三产融合产业。2017年,村里又流转35亩土地,投资30万元打造水果采摘园,种植红桃等经果。通过一系列第三产业项目拓展把下溪村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合作社坚持带民富民,在村内以每股1000元的标准向村民募集股份,形成了购股参社的热潮,村民参股率达到90%以上,同时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量化股权、落实到户到人,实现了村民变股东。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接近十万元,合作社社员按出资情况每股金分红80元。

编辑:璐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