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方公示男同性恋聚众淫乱案当事人姓名引质疑
5月16日,杭州市有6人因参与聚众淫乱被处罚,该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公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后,引发网络关注。在6人共6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均公示了被处罚人的完整姓名。其中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写道,被处罚人参加由他人组织、召集的男同性恋群体聚会,进行淫乱活动,还列出了违法细节以及现场收缴的相关物品清单。
网友质疑,细节如清晰而且完整的公示是否涉嫌侵犯隐私?红星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两位律师,请他们从专业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公示信息截图
微信公众号《行政处罚那些事》主理人鲁宏博律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认为公示内容涉嫌违反《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三)(四)项。”该规定第十四条要求,向社会公开法律文书,应当对文书中载明的自然人姓名作隐名处理,保留姓氏,名字以“某”替代。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则认为,《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浙江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行政执法机关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应当在互联网上主动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
“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说,行政机关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具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机关认为公布处罚决定书可以对社会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这并不属于违法行为。而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目的,也在于对潜在的违法者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对违法行为人是处罚,对潜在的违法行为人是震慑,提高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就可以防止他人违法再犯,达到‘处罚一人警示多人’的目的。”谭敏涛说。
谭敏涛介绍,按照《浙江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在互联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时,应当隐去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信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健康状况等个人信息,以及被处罚人以外的自然人姓名。“也就是说,可以公布违法行为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但不应当公布自然人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和通信方式等。”
↑处罚决定书截图
违法细节中,哪些属于个人隐私?
“从违法信息的内容来看,聚众淫乱属于违法行为,不属于个人隐私范畴。”谭敏涛说,“但同性恋却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在公布的违法信息中,执法机关直接将违法行为人的男同性恋群体聚会信息予以公示,有侵犯他人隐私的嫌疑。”
鲁宏博则表示,隐私是指个人生活安宁和生活秘密不受他人披露和干涉的状态。隐私权,则就是指个人对其私生活安宁、私生活秘密等享有的权利,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性取向应当是一个人的隐私,受法律保护,不应当公开。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陈馨懿 记者 杨雨奇
杭州男同聚众淫乱,其中6人帅气逼人,他们非首次处罚轻了?
杭州6名男同在某楼聚众yin乱,个个大帅哥。传说一人太胖,形象欠佳,之前他在约聚群里发了张假美照,哪知见了真人,受到奚落,个个不满,毫不留情,把他撵出门外,这胖哥们傻眼了,敢情这是一窝高富帅的专门玩法?于是不服爆料!
应该是这样的,当时由其中一人牵头,组了一个群,定于5月16日在某幢大楼会合,大家一起狂欢,时间从晚上至凌晨,且报名有门槛,须相貌俊美、身材挺拔,大家在群里上传了各自的美照,然后欣欣然赴约,却不料一位胖哥造假,上传了假照,欺骗众人,引起众怒,给哄出了场子。
胖哥尴尬死了,还遭到一顿羞辱,心里那个不服气呀,真是意气难平,于是辗转反侧,哀叹和思索了一晚上,决定报复,在将近凌晨,他果断报了警,不久,6人被当场抓捕。
警方在现场共收缴出几十件“作案”工具,名目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据说不熟悉那些用品的,还真长了一回见识。从这么多用品中,我们也估计到,这6个俊男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实在让人惊讶!
流出的照片中,他们个个英俊非凡,身材健美,打扮时髦,有的还有八块腹肌,线条流畅,堪与模te媲美,有个还拿着根棒球棍,文雅与运动风并存,把小姐姐们都看懵了,实在弄不明白,这些帅哥哥咋都喜欢男人了。
以前听说过,男同里,优·秀着众,这世界到底怎么啦?
在实际生活中,不管男同女同,他们自知不被多数大众认同,其关系都比较隐秘。
但也有明目张胆的。
记得有天夜阑人稀,在小区附近,远看,一辆黑色轿车前,一对恋人正卿卿我我,一个人高马大,五官立体,另一个大概20出头,有一种阴柔之美,打扮时髦,非常漂亮。他们应该是刚下车,在车头前亲吻。我是偶然经过那儿,心扑扑跳着,越走越近,看得越清,突然大吃一惊,是的,我没看错,他们俩都是男的,正享受着月光下的温柔浪漫。
我不否认之前那画面的美好,让我十分感动,可是一瞬间,知道是男同后,内心突然感觉龌龊起来,心里堵得慌,我自认自己思想并不算保守,可为什么还是直觉恶心呢?平时跟别人讨论时我毫不犹豫,说可以接受别人同性恋,但现实生活中碰上时,感觉心里还是有所抵触的,是否大家跟我一样呢?
回到主题,话说随着我国同性恋群体的上升,正视这个问题刻不容缓,社会要给予关注和关爱,法律应给予他们保护和尊重,但是他们须遵纪守法,不能违反·社会公德。聚众yin乱明显不对。
再回到此案件,当时5月16日凌晨,接到小胖哥报案后,警方上门抓了个现行,据浙江政务服务网消息,吴某、马某、王某、邵某、胡某和陈某六人,在杭州市西湖区某新村某栋某室中,进行yin秽活动,后来,全被刑拘13日,并被罚500元行政罚款。
感觉处罚有点轻了。虽然我国没规定男同违法,聚众yin乱却不允许,毕竟破坏治安秩序,有伤道德风化,所以6人罪有应得,明知有违伦常,违法公序良俗,还以身试险,踊跃参加,实在轻佻,无视法律法规,触犯底线,简直毁人三观,所以法律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追究,不是他们是男同,而是聚众yin乱行为本身带来了公共危害。
其实随着人们思想解放,对单纯的男同,也有少数人并没那么抵触,毕竟性取向有时由不得自己,爱情来了谁也难抵挡,所以对他们也越来越包容,至少比起几十年前是这样。
但社会需要正向引导,考虑到人类繁衍生存,需要鼓励、提倡异性婚配,不然就乱了套。
而且,男同之间的亲亲带来了不少ji病,我们来看下面一组数据:“全国而言,人群占比仅有1.5-2%的男男同性人群,却贡献了每年新增HIV感ran的28-30%!”这实在太可怕了!而在发达大城市,男男同性人群这一贡献还在增加,每年新增HIV感ran的50-80%!所以,男同产生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社会因素,大多数人并不认可,男男行为都是地下偷偷进行的,不能摆上台面,没有婚姻家庭法律保护,所以,他们绝大多数恋情关系松散,不稳定,这导致他们会频繁更换伙伴,一对多,关系混乱,像上述情况,这样,感 ran上HIV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另外,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形象,有些男同也与异性产生关系,这样,就易出现形式婚姻和xing病的传播。
为了减少社会危害,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规定,聚众进行 yin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5年以下有qi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照此项规定,看官方的通报,对6人的处罚算是轻了,算他们这次走运。无论如何,人不要因为ji情和yu望僭越法律底线,否则将受到惩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