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热点资讯
光阴两岸的村庄 承载更美丽的乡愁
2022-08-17 10:14:05 | 作者: | 来源: 河南日报

微信图片_20220817101719.jpg

  光阴两岸的村庄 承载更美丽的乡愁

  □高卫国

  十年,时光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村庄就坐落在时光之河的两岸:一侧是昔日的村庄,另一侧是洋溢着城镇气息的村庄。

  十年前的乡村早晨充满了古老的诗意。仔细听,空旷的原野有细微的声响。露珠从叶片上滑落,小鸟在天空扇动翅膀,河流冲刷石头,微风掠过树梢,热闹却不喧闹。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村庄,如同一幅气韵流动的水墨画卷,成排的房屋、低矮的屋檐、烟青色的厚砖,鱼鳞状的瓦片,石桥、桥头老柳树、柳树低垂的细叶,都是画的组成部分。

  沿堤坡上行,村中房舍尽收眼底。小时候,暮色四合之时,站在堤坡上,隔河可见袅袅炊烟从各家院落升起。炊烟是慰藉也是召唤,农人扛起锄头,小孩子赶着自家的几只山羊、提着一篮子猪草,开始结伴向家走去。

  老屋屋顶铺着鱼鳞状的瓦,瓦缝里覆盖着厚厚的青苔,瓦垄间窜出参差不齐的蒿草。老屋门已在时间的风中斑驳了,只留下岁月熏染的黑。祖母坐在院中铺展的席子上,唱着老歌谣,歌谣伴着天上的月光,洒落在小院地上。

  十年前的乡村,遥远时光里有诸多物象可直接入诗。斑驳的木门,屋檐下的燕窝,斜翅掠过河面的小燕子,河岸附近的垂柳、红蓼、碎叶莲。

  十年前的乡村有田园诗意的一面,也充满着劳累和贫困。麦黄季,父亲和哥哥手攥镰刀弯腰收割,为赶进度很少直腰。我跟在后头将散乱的麦子整理成捆,麦芒夹带暑气,将我的全身扎得热辣辣地疼。收秋时,玉米秸秆在我身上划出道道印迹。劳累和艰辛促使我想要逃离乡村,我拼命苦读,本科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父母捉襟见肘凑学费的那一刻,我洞见了贫困的伤痛。

  乡村在时间的推移中改变了模样。十年过去了,故乡的土路不见了,密匝匝的芦苇荡消失了,烟青色的砖、低矮的屋檐都隐于岁月褶皱之中。村庄中座座小楼拔地而起,墙壁瓷砖熠熠生辉。架子车、自行车已被各色小轿车取代,城市和乡村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正逐渐变得模糊。

  我的邻居强子,开着运载瓜果的大卡车,十年间辗转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车轮滚动的艰辛换来腰包的充实。阿刚,又一位乡邻,乘着祖国大建设的东风,购置了两部架桥铺路下锤打桩的架子,每年春节一过,就带着十几个后生出门打工,十年间足迹到过湖南、湖北、山东、陕西,如今他家老宅已翻盖成新楼,还在县城购置了新居。

  这十年,村民和城里人一样,也吃上了自来水,压水井成了历史。夜幕降临时,也望不见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都改用煤气罐做饭,省时又环保。暑假我回乡时,看见天然气的管道和接口已装置就位,要不了多久,煤气罐也将隐于时间的幕布之后。

  乡村生活的另一处明显变化是收麦、收秋、播种都进入了机械化时代。收麦机过后机舱里是干净的麦粒,地里麦秸秆已被粉碎作为秋玉米肥料。收秋时,收割机过去,载回的是连外皮都脱去的玉米棒子。

  面对这十年间的变化,母亲感慨:“谁能想到日子过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坐上了小汽车,这不就是神仙般的好生活!”

  十年前的乡村与现在的乡村交织叠印后,在我情感深处形成了一种指向,指向过去的岁月也指向心头的温情。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乡村也在时间的洪流中款款前行,与时俱进的乡村,将会承载更美丽的乡愁。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