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河南在线
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濮阳开幕 起始春秋盛于秦汉传承两千多年
2022-11-09 09:28:25 | 作者: | 来源: 河南日报

  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濮阳开幕 起始春秋盛于秦汉传承两千多年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等共同启动开幕仪式。
 

  杂技节彩排节目《机车女孩儿》。张晓静 摄

  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花车巡游。僧少琴 摄

  杂技节彩排节目《高空叠椅》。张晓静 摄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本报通讯员 袁冰洁

  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

  金秋时节,杂技之乡濮阳又迎来一场杂技盛会——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于11月8日在濮阳盛大开幕。这是继2019年承办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之后,濮阳连续第二次承办这项中国杂技界的最高盛会。中国杂技艺术节为何连续两届花落濮阳,与濮阳杂技的古老、濮阳杂技的创新、濮阳杂技的发展以及濮阳杂技在业界的美誉度密不可分。

  杂技之“古”:濮阳杂技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杂技起中原,中原杂技看濮阳。

  濮阳杂技上可追溯至春秋,正式形成于秦汉,闪耀于明清。到了清朝中期,濮阳杂技进入全盛时期。那时的濮阳杂技人,不仅在大江南北进行商业演出,还多次跟随清政府外交官员,到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等国演出。抗日战争时期,濮阳杂技人还分赴山西、陕西,慰问抗日军民。濮阳杂技代表性村庄东北庄,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杂技“南故里”,濮阳也成为名副其实、享誉世界的中国杂技之乡。

  杂技之所以能兴起于濮阳,与濮阳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濮阳濒临黄河,居中原要冲。农闲时,人们常以杂耍锻炼身体,以草帽及农具作为道具进行表演,后来技艺逐渐提高,形成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濮阳杂技。此外,由于战争及水灾频发,迫于生计,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在颠沛流离中,练杂耍、卖艺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手段,“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玩杂技,都会露一手”也成为华龙区东北庄村、濮阳县娄昌湖村、清丰县梅庄村等杂技肇兴之地的真实写照。清朝嘉庆年间,东北庄杂技的组织形式已由原来的单人独技,发展到以家族成员、师徒关系为主的杂技班,并相继成立了乔家班、刘家班、李家班。

  在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中,濮阳杂技始终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她以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毅力,练就一身兼具新、奇、巧、险、趣的硬本领,使自身得以穿越时空阻隔而历久弥新,给世人带来瑰丽奇异的视觉冲击和意蕴悠长的精神享受。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